- 爱之晶:卵巢衰老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 发布时间:2022-09-13 17:33:06
- 卵巢衰老是一个卵巢功能动态下降的过程,在此期间,由于卵巢来源的激素及相关因子分泌不足,且其作用靶点遍布全身,导致各大生命系统均受影响,女性将出现躯体与精神、心理的变化,如月经周期紊乱、精神神经症状等,此阶段即为围绝经期。在此期间机体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即为绝经期综合征。绝经期综合征出现的时间与种族、气候、遗传、营养、体重、身高、产次等因素相关。一般来说,女性在40岁左右步人围绝经期,持续约4年,甚者可达10年。卵巢内分泌功能的下降,尤其是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是导致绝经期综合征的根本原因后者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卵巢功能评价指标的改变从375岁开始,始基卵泡池加速耗竭,卵泡周期性募集减少,雌激素降低,在HPO轴反馈调节的作用下,机体进一步出现FSH升高AMH降低,窦状卵泡计数减少等。2.与激素变化相关的临床表现①月经紊乱:可出现周期缩短、月经间期出血、周期延长、经量增多等。②潮热:阵发性潮热是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后的特征性之一,表现为头颈和胸部皮肤突然发红,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伴有全身的烘热感,以夜间或黄昏较多,也有表现为晨起潮热出汗者。约有半数女性在潮热消失后汗水淋漓,继之畏寒发抖。严重都出现睡眠障碍,继而出现疲倦和劳累。此外,在精神紧张、受外界刺激(如压力大、室温高、活动过多、衣被过暖)也可发生潮热。③精神神经症状:大致可归为两种类型,一为兴奋型。如情绪烦躁、易激动、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多言多语、大声哭闹等神经质样症状;另一为抑郁型,如烦躁焦虑、内心不安、恐惧害怕、记忆力减退、缺乏自信、行动迟缓,严重者对外界事物冷淡,对生活、工作不感兴趣,甚至发展成严重的抑郁症,危及生命。④泌尿生殖道症状;可出现阴道干涩、灼热感、外阴瘙痒、性交痛;尿频、尿急的膀胱过度活动症,以及伴有尿痛的反复尿路感染;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伴尿潴留、排便困难;泌尿生殖系统的炎症、疼痛等。⑤运动系统症状:可出现关节痛、全身肌肉酸痛、骨质疏松等。⑥心血管系统症状:可出现心慌、胸闷等无器质性病变症状,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风险增加。⑦皮肤、体形等改变:出现皮肤变薄、脂肪重新分布,“梨形”肥胖等。这些临床变化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深远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卵巢衰老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机制对深刻理解卵巢衰老具有重要意义。本章将从生殖系统、精神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肿瘤发生及发展等方面分别阐述卵巢衰老对女性全身各系统的影响,并对其病理生理机制系统阐述。卵巢衰老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卵巢是女性重要的生殖与内分泌器官。它的生殖功能体现为产生并排出卵子,卵子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后者是新生命的孕育起源。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对女性健康的维系至关重要,卵巢主要分泌甾体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雄激素,还能分泌多肽激素、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卵巢衰老以绝经为终点标志,难以逆转。在卵巢衰老过程中,卵泡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导致卵巢和靶器官的功能及形态结构均发生相应改变。
卵巢衰老最直接的影响为卵巢本身功能的下降,卵巢的生殖功能下降主要是在卵巢衰老过程中,卵巢皮质中现存卵泡数目的逐渐减少和卵子质量以及卵子发育潜能的逐渐下降而导致的。(一)生育能力下降在临床上,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常因女性不孕症而受到关注。正常女性的生育期约为20年,随着年龄增加,女性生育力逐渐下降,尤其是35岁以后下降明显,37岁以后下降更加迅速。与 20~24 岁女性相比,35~39 岁女性的生育力降低 31%。女性自然生育能力(以无限制繁殖条件下生育最后一个孩子的年龄表示)在平均至41岁左右(范围 23~51岁)丧失。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增高以及活产率下降等。1.妊娠率下降研究表明,女性的每月妊娠率平均从30岁开始逐渐下降。与年轻女性相比,30岁以上女性在1年内不能受孕的概率升高大约6倍。2.流产率升高研究数据显示,在体外受精周期中流产率随年龄和卵巢衰老而增加:<33岁为9.9%,33~<35岁为11.4%,35~<38岁为13.7%,38~<41岁为19.8%41~42岁为29.9%,>42 岁为 36.6%。3.活产率下降不孕女性进行ART的成功率及活产率随卵巢衰老而逐渐降低。调查数据显示,<35岁女性IVF后活产率为41.5%,而35~<38岁者为31.9%,8~<41岁为22.1%,41~<43岁者为12.4%,43~<44岁者为5%,44岁者仅为1%。此外,女性生育力还受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在卵巢衰老过程中,子宫内膜容受性也会下降。研究表明,由于卵巢衰老过程中的激素分泌紊乱引起内膜改变,而且年老女性中维生素D普遍缺乏,可能会引起年老女性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及流产率增加。(二)生育质量下降女性生育质量的下降主要表现为子代非整倍体率升高,在各年龄段女性卵母细胞的非整倍体发生率分别为:<35 岁为 53%,41~42岁为74%,>42 岁则高达 93%。胚胎中最常见的非整倍体形式为常染色体三体综合征,如21-三体综合征,其主要发生因素为纺锤体不分离。即使通过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进行胚胎形态挑选,由于卵巢的衰老,女性胚胎发生非整倍体的概率也逐渐升高。有研究显示20~34岁、35~39岁和40~47岁三组采用ART的女性的胚胎非整倍体率依次为4%、9.4%、37.2%。已有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婴儿发生明显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比例随着其母亲年龄增长而显著上升。
上一篇:爱之晶:黄体形成、功能与溶解